交流充电桩主板的六大核心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?
这个问题抓准了技术的 “联动本质”!
交流充电桩主板的核心技术并非独立工作,而是围绕 **“安全、精准、稳定” 的充电全流程 ** 形成闭环协同,从用户启动充电到结束计费,六大技术模块会按时序和场景动态配合,具体可拆解为 5 个关键阶段。
此阶段的核心是确认 “设备可安全启动、用户身份合法”,涉及通信与联网技术、安全防护技术、充电机控制技术的协同。
步:用户触发启动(扫码 / 刷卡),通信模块先将用户信息(如订单 ID、会员卡信息)上传至云端平台,完成身份与支付权限验证;同时本地交互接口(如扫码模块)将启动指令传给主板核心。
第二步:安全防护模块立即执行 “初始化检测”,包括 B 型 RCD 漏电检测、PE 断线检测、绝缘电阻检测,确认无安全隐患后,向充电机控制模块发送 “允许启动” 信号。
第三步:充电机控制模块通过 CAN 总线与车载 BMS 建立通信,获取车辆电池的基础数据(如 SOC、允许充电电压 / 电流),同时将数据同步给通信模块,由其上传至云端备案。
结果:所有模块验证通过后,主板向充电桩的继电器发出 “闭合指令”,进入预充阶段;若任一环节失败(如漏电、BMS 通信中断),安全模块会直接触发报警,禁止启动。
此阶段要防止大电流直接冲击电池,核心是充电机控制技术、电能计量技术、安全防护技术的协同。
步:充电机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压 / 小电流(预充电压通常为电池额定电压的 10%-20%),缓慢给车辆电池的预充电容充电,同时通过电流采样电路实时监测预充电流。
第二步:电能计量模块同步启动,开始采集电网输入的电压、电流数据(虽未计费,但需记录 “预充阶段的基础参数”),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充电机控制模块,用于判断电流是否稳定。
第三步:安全防护模块全程监控预充过程,若出现电流突增(如电容短路)或电压异常,立即向充电机控制模块发送 “停机指令”,同时切断继电器;若预充电流稳定 3-5 秒,确认 “电池可接受充电”,则进入正常充电阶段。
此阶段是核心工作期,需同时满足 “按电池需求调功率、精准计量、抵抗环境干扰、双枪动态分配”,涉及6 大技术模块的全面协同。
功率动态调整:充电机控制模块每隔 100ms 接收 BMS 的实时指令(如 SOC 升高后,BMS 要求降低充电电流),通过 PWM 调制技术调整输出参数;若为双枪桩,功率管理模块会同步监测电网总容量,动态分配两枪功率(如电网允许 14kW 时,可分配为 7kW+7kW,若单枪需求降低,自动补能给另一枪)。
精准计量与上传:电能计量模块按 0.5 级精度持续采集电压、电流、功率数据,每 1 秒生成一次 “计量快照”,一方面本地加密存储(防篡改),另一方面通过通信模块实时上传至云端,用于动态计算充电费用;若计量数据异常(如误差超范围),会触发安全模块报警,提醒运维。
环境与安全兜底:环境适应性技术实时监测主板温度、湿度(通过温湿度传感器),若温度超 70℃,先启动风扇散热(由充电机控制模块控制风扇继电器),若无效则触发安全模块降功率或停机;同时安全模块持续监测过流、过压(如电网电压突升至 264V 以上),一旦超标立即切断输出。
此阶段是安全闭环的关键,核心是安全防护技术为核心,其他模块配合 “断、传、记” 。
触发场景:如电池过温(BMS 发送 “紧急停机” 指令)、主板进水(湿度传感器报警)、用户手动终止充电。
协同逻辑:
步:安全防护模块优先动作,10ms 内发送 “切断指令” 给充电机控制模块,由其断开主继电器,停止功率输出;同时触发本地声光报警(如红灯闪烁)。
第二步:通信模块立即将异常类型(如 “电池过温停机”)、停机时刻的计量数据上传至云端,同步推送消息给用户(如 APP 通知 “充电已中断,请检查车辆”)。
第三步:电能计量模块锁定停机前的所有计量数据,加密存储,避免数据丢失;环境适应性技术若检测到是湿度异常,会启动主板内部的防潮加热片(部分高端主板配备),降低损坏风险。
此阶段需完成 “费用结算、设备复位、安全检测”,涉及通信与联网技术、电能计量技术、安全防护技术的协同。
步:触发结束(如 BMS 发送 “充电完成” 指令、用户手动结束、费用耗尽),充电机控制模块先切断输出,再与 BMS 断开通信,向电能计量模块发送 “结算指令”。
第二步:计量模块汇总总充电量、总时长,结合云端传来的电价(由通信模块获取),计算最终费用,生成 “不可篡改的计量报告”,同步给通信模块上传云端,由云端完成账单推送与扣款。
第三步:安全防护模块执行 “收尾检测”,包括继电器触点状态检测(确认已断开)、绝缘电阻复测,确保设备无残留风险;同时环境适应性技术若检测到环境温度过低(如 - 30℃),会启动主板保温功能,防止元器件冻损。
结果:所有流程完成后,主板进入 “待机状态”,等待下一次充电指令。
整个过程中,有 3 个模块扮演 “联动中枢” 角色,确保技术闭环:
充电机控制模块:相当于 “指挥官”,接收 BMS、安全模块、功率管理模块的信号,统一调度输出参数;
安全防护模块:相当于 “安全阀”,全程拥有 “更高优先级”,任何异常都可直接中断其他模块工作;
通信模块:相当于 “信息桥梁”,连接云端、用户、车辆,让所有协同动作可追溯、可远程监控。
简单说,所有技术的协同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标:在保证人员与设备安全的前提下,精准满足电池充电需求,同时让充电数据透明可查。
芯橙科技出品的交流充电桩主板精心打造六大核心模块,模块之间协调合作,主板品质高、安全稳定,欢迎咨询选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