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新闻中心

在算力冗余与成本控制的博弈中,交流桩控制板的MCU选型正在经历怎样的范式转移?ARM Cortex-M系列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主流?

在算力冗余与成本控制的博弈中,交流桩控制板的MCU选型正在经历怎样的范式转移?ARM Cortex-M系列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主流?

1. 当前MCU选型的趋势

  • 第三代半导体的普及:未来5-10年,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(SiC)和氮化镓(GaN)的渗透率将显著提升,从目前的30%提升至80%以上。这些材料能够显著提升开关频率、系统效率和功率密度。
  • 异构计算架构:典型方案包括ARM Cortex-M7+FPGA(实时控制)和AI加速核(NPU)用于预测算法。基础桩的算力需求约为5000DMIPS,而超充桩则需要20000DMIPS以上

2. ARM Cortex-M系列的优势

  • 高性能与低功耗:ARM Cortex-M系列MCU以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,成为交流桩控制板的理想选择。例如,Cortex-M4F内核的高性能MCU(512KB Flash,192KB SRAM,主频更高可达200MHz)能够满足基础桩的算力需求。
  • 广泛的应用与支持:ARM Cortex-M系列得到了广泛的行业支持,拥有丰富的开发工具和生态系统,这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开发和优化。

3. 成本控制与算力冗余的平衡

  • 模块化设计:新一代架构特征包括通信模组热插拔(5G/Wi-Fi6/卫星)和功率模块即插即用(30-350kW灵活配置),支持硬件迭代不换板(PCIe扩展槽)。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,还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
  • 算力冗余的合理利用:通过合理的任务调度和优化,算力冗余可以用于支持更复杂的算法和功能,如AI边缘计算、充电需求预测、电池健康度实时诊断等。

4. 未来展望

  • ARM Cortex-M系列的主导地位:鉴于其高性能、低功耗和广泛的行业支持,ARM Cortex-M系列有望在未来十年内继续主导交流桩控制板的MCU市场。
  • 智能化功能的演进:未来,交流桩控制板将不仅仅是充电设备,还将成为“能源互联网终端”,承担充放电控制、微电网调度、碳交易计量等复合功能

总结

在算力冗余与成本控制的博弈中,交流桩控制板的MCU选型正朝着高性能、低功耗和模块化方向发展。ARM Cortex-M系列因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,以及广泛的行业支持,有望在未来十年内继续主导市场。通过合理的任务调度和优化,算力冗余可以用于支持更复杂的算法和功能,进一步提升充电桩的智能化水平。


芯橙科技出品的交流充电桩控制板稳定性好、安全性、兼容性高、支持市场上99%的品牌、支持多种计费方式,收费简单快捷,欢迎咨询选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