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新闻中心

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,交流充电桩控制板如何与之协同发展,满足更高的充电需求和更复杂的通信要求?

新能源汽车(NEV)技术迭代呈现“三高”趋势:
  1. 车载充电机(OBC)功率持续走高(3.3 kW→7 kW→11 kW→22 kW);
  2. 电池电压平台抬升(400 V→800 V→1000 V);
  3. 车-网交互深度加深(V2G、即插即充、能源交易)。
    交流充电桩控制板必须同步演进,否则将从“体验瓶颈”沦为“技术孤岛”。以下从芯片-板级-系统三条线,阐述其协同发展路径。
一、芯片级:从“通用 MCU”到“能源 SoC”
  1. 高算力低功耗 SiP
    • 2026 年起,单颗 7 nm 级“能源 SoC”把 600 MHz Cortex-M55、1 TOPS NPU、16-bit ADC、HS-USB、CAN-FD、PLC、Security Vault 封装在 8 mm×8 mm,运行功耗 <0.3 W,待机 8 mW,满足 0.3 W 整机待机新国标。
  2. 宽禁带驱动集成
    • 把 650 V SiC Gate Driver + 电流采样 + 温度传感与 MCU 做进 1 颗 QFN,开关频率 200 kHz,峰值效率 97.8%,磁性体积↓40%,为 11 kW 单相板小型化铺平道路。
  3. 安全信任根硬化
    • 国密 SM2/SM9、ISO 15118 PKI、EVCC 证书全部在 SoC 内完成, boot 时间 <100 ms,满足“即插即充”对握手延迟 ≤250 ms 的要求。
二、板级:从“功能板”到“能源路由器”
  1. 双向 AC-DC 拓扑下沉
    • 7 kW 家用桩采用“图腾柱 PFC + 全桥 LLC”双向方案,峰值效率 96%,V2G 反向 THD <3%,可把光伏直流 380 V 直接并网。
  2. 高频磁集成
    • 平面磁件把 PFC 电感 + 共模电感 + 电流互感器合封到 6 mm 厚模块,功率密度 55 W/in³,板面面积↓45%,满足壁挂“卡片机”需求。
  3. 边缘 AI 采样矩阵
    • 0.1 % 精度 Rogowski + 12-bit 2 MS/s ADC 采样电流波形,用 FFT 实时分解 2-50 次谐波;当 THD 突增 3 % 即判为车端 OBC 故障,0.2 s 降额或停机,避免“烧车”纠纷。
三、系统级:从“充电桩”到“能源交易终端”
  1. 800 V/1000 V 预兼容
    • 控制板绝缘设计直接对标 1000 V(IEC 61851-1:2023),Y2 电容串联、继电器间隙 1.2 mm、爬电距离 8 mm,未来仅更换功率器件即可支持 800 V 车型,无需重新布线。
  2. 车-桩-云数字孪生
    • 桩侧每 100 ms 上传 48 点电压/电流/温度波形,云端用 Transformer 模型预测电池 SOH;提前 7 天告知用户“衰减>5 %,建议降低充电电流”,延长电池寿命 8 %。
  3. 能源交易结算
    • 板载 PLC/5G 双回传,支持 ISO 15118-20 动态电价、V2G 能量投标;1 度电结算哈希写入区块链,交易时间 <200 ms,峰谷套利 0.25 元/度。
四、落地路线图(2025-2030)
2025:双向 7 kW 卡片桩量产,效率 96%,待机 0.3 W,V2G 反向 3 kW。
2027:11 kW 单相 SiC 板,功率密度 60 W/in³,AI 预测电池 SOH 误差 <2 %。
2030:能源 SoC 集成 PLC+5G+SM9,板级成本↓25%,桩侧参与虚拟电厂,年度套利收益 ≥桩价 8 %。
一句话总结
控制板正从“开关继电器”演变为“AI 能源路由器”:通过高算力能源 SoC、双向高频拓扑和车-云数字孪生,让交流桩既能吃满 800 V 新车 11 kW 极限,又能回网卖电,实现车、桩、网三方共赢。

芯橙科技出品的交流充电桩控制板新能源汽车(NEV)技术迭代同步演进,技术先进,品质稳定,欢迎咨询选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