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新闻中心

新国标实施后,交流充电桩控制板需要做哪些改动?

新国标 GB/T 18487.1-2023 实施后,交流充电桩控制板需围绕安全防护升级、通信协议优化、电磁兼容强化、认证合规适配四大核心方向进行系统性改造,具体改动可分为以下 7 个维度:

一、安全保护系统全面升级

  1. 剩余电流检测精度提升
  2.     技术要求:必须升级至Type A+ DC6mA保护方案,同时检测交流漏电流(≤30mA)、平滑直流漏电流  (≥6mA)及脉冲漏电流。

  3.    实现方式:采用高精度电流传感器(如 LEM 霍尔传感器),配合专用检测芯片(如 TI 的 INA240),响应时间需 ≤20ms;新增车端二极管存在性检测功能,通过检测充电枪 CC 引脚电压波动,识别车辆端是否存在反接二极管,防止充电回路异常。

  4. 充电枪温度实时监控
    • 硬件改造:在充电枪头端子附近集成NTC 热敏电阻,通过 SPI 接口与主控 MCU 实时通信,温度阈值设置为 85℃(超温时 0.1 秒内切断电源)。

    • 软件逻辑:充电过程中每 200ms 采集一次温度数据,若连续 3 次超过阈值,触发三级报警(本地声光 + 远程平台推送)。

  5. 绝缘监测与故障响应优化
    • 增加绝缘阻抗桥电路(如 ADuM5401 隔离芯片),支持动态检测相线对 PE、N 线对 PE 的绝缘电阻;

  6. 电路设计

    • 引入非对称绝缘故障检测算法,可识别相线与 N 线间的不平衡漏电,避免误判。

    • 测试标准:绝缘电阻测试电压从 1000V DC 降至 500V DC,但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需≥7MΩ(II 类设备)。


二、通信协议兼容性扩展

  1. 桩 - 车通信协议强制升级
    • 基础要求:必须支持GB/T 18487.1-2023控制导引电路,CP 信号占空比计算方式调整为:输出功率=占空比×100×220×0.6

      (旧国标系数为 0.8,新国标降低功率调节粒度以提升安全性)。

    • 扩展功能:新增充电时序异常检测(如握手超时、数据帧校验失败),支持最多 5 次重传后自动终止充电;

    • 兼容ISO 15118-20协议预留接口,为未来 V2G 功能升级做准备。

  2. 桩 - 云通信标准化
    • 数据交互规范:需严格遵循GB/T 35729-2023,充电记录必须包含设备 ID、充电量、起止时间等 23 项核心字段,数据格式采用 JSON-LD 并附加数字签名。

    • 传输协议选型:高频数据(如实时电流 / 电压)使用MQTT over TLS 1.3,确保传输加密与低延迟(≤1 秒);

    • 低频数据(如 OTA 升级)采用HTTPS/2,支持断点续传与流量控制。

三、电磁兼容(EMC)性能强化

  1. 传导与辐射骚扰限值加严
  2. 测试标准

    • 电源输入侧增加共模电感(CMI)+ Y 电容滤波网络,截止频率设计为 100kHz;

    • 主控芯片与通信模块采用金属屏蔽罩,接地阻抗需≤0.1Ω;

  3. 整改措施

    • 充电枪线缆采用双层屏蔽结构(铝箔 + 编织网),屏蔽层单端接地并通过 3m 法电波暗室测试。

    • 传导骚扰(150kHz-30MHz):准峰值≤70dBμV,平均值≤64dBμV(旧标准为 79dBμV/73dBμV);

    • 辐射骚扰(30MHz-1GHz):准峰值≤50dBμV/m,平均值≤44dBμV/m(旧标准为 54dBμV/m/48dBμV/m)。

  4. 抗干扰能力提升
    • 静电放电(ESD):需通过 ±8kV 接触放电、±15kV 空气放电测试,主控 MCU 引脚增加 TVS 二极管(如 SMBJ15A)。

    • 浪涌防护:电源端口需承受 6kV/3kA 浪涌冲击,采用气体放电管(GDT)+ 压敏电阻(MOV)的多级防护方案。

四、硬件电路设计优化

  1. 功率控制模块升级
    • 继电器改用银氧化镉触点(如欧姆龙 G5V-1-H1-CF),通断寿命从 1 万次提升至 5 万次;

    • 电流互感器精度从 0.5 级升级至 0.2 级(如 LEM LTSR 100-NP),支持 0.1% 满量程分辨率。

    • 器件选型

    • 冗余设计:增加双路分流器,通过差分放大电路(如 AD8276)实现电流双重采样,确保计量误差≤0.5%。

  2. 电源稳定性增强
    • 输入范围扩展:AC 输入电压支持 198V-264V(旧标准为 220V±15%),适应电网波动较大的场景;

    • 二次电源设计:主控 MCU 采用线性稳压器(LDO)+ 去耦电容阵列(100μF+10μF+0.1μF),纹波控制在 50mV 以内。

五、软件功能迭代

  1. 故障诊断标准化
    • 代码体系:构建三级故障代码(如 1-10-01 表示主控芯片算力不足),兼容 GB/T 24549 与 ISO 15031 标准,支持远程解码与处置指导。

    • 响应机制:紧急故障(如绝缘失效)触发0 级停机,同时切断继电器并发送硬中断信号;

    • 一般故障(如通信模块异常)记录日志并通过 OTA 推送修复指令。

  2. 用户体验优化
    • 人机交互界面:显示屏需实时显示充电功率曲线、剩余时间、电费预估等信息,支持触控操作与语音播报;

    • 预约充电功能:通过 APP 设置充电时段,控制板在指定时间自动唤醒并执行充电计划,支持最多 10 组定时任务。

六、认证合规适配

  1. 3C 认证强制要求
    • 电气安全:绝缘电阻≥10MΩ(湿热试验后)、介电强度 1500V AC/1min 无击穿;

    • 环境适应性:-25℃~+40℃高低温循环测试(16 小时 / 循环)、IP54 防护等级认证。

    • 测试项目

    • 认证流程:2025 年 3 月 1 日起,控制板需随整机通过 CCC 认证,旧版认证证书需在 2025 年 3 月 31 日前完成转换

  2. 兼容性测试规范
    • 车型覆盖要求:需通过中国充电联盟兼容性测试,至少兼容 20 款主流车型(如比亚迪汉、特斯拉 Model Y、小鹏 P7),支持充电成功率≥99%。

    • 互操作性验证:与电网、特来电等运营商平台进行联调测试,确保指令响应准确率 。

七、未来扩展性预留

  1. V2G 功能接口
    • 主控芯片需支持10/100Mbps 以太网CAN FD 总线(5Mbps),预留 ISO 15118-20 协议栈存储空间(建议≥128MB)。

    • 功率模块设计需满足双向逆变需求,效率≥95%(充电模式)与 94%(放电模式)。

  2. 计量模块升级空间
    • 选用支持宽量程计量的芯片(如美信 MAX471),电流测量范围 0-100A,为未来 380V 三相 22kW 充电预留余量。

    • 兼容谐波分析功能,可实时监测电流总谐波失真(THD),满足电网电能质量管理要求。

实施路径建议

  1. 分阶段改造
    • 基础合规阶段(2024Q2-Q4):完成安全保护、EMC 整改与协议升级,确保通过 CQC 新国标认证;

    • 功能扩展阶段(2025Q1-Q4):集成 V2G 接口与智能计量功能,对接电网调度平台;

    • 智能化阶段(2026 起):引入 AI 算法实现故障预测与能效优化,支持即插即充(Plug & Charge)。

  2. 供应链管理
    • 优先选用通过AEC-Q100 认证的元器件(如英飞凌 TC397、瑞萨 R-Car V3H),确保车规级可靠性;

    • 建立关键物料追溯体系,对继电器、电容等核心部件实施批次管理,降低售后召回风险。

  3. 测试验证体系
    • 搭建充电桩模拟测试平台,支持 GB/T 18487.1-2023 全项测试(如负载突变、过压 / 欠压冲击);

    • 采用硬件在环(HiL)测试,模拟不同车型 BMS 通信逻辑,覆盖 95% 以上异常场景。

通过以上改造,交流充电桩控制板可全面满足新国标要求,同时为未来 5-10 年的技术升级预留空间,助力充电桩企业在智能化、网联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。

芯橙科技出品的交流充电桩控制板通过安全防护升级、通信协议优化、电磁兼容强化、认证合规适配四大核心方向进行系统性改造,极大地加强了充电的稳定性、安全性、便捷性,欢迎咨询选购!
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 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
手机: 18025316892

电话: 0755-21010929

邮箱: shutao.chen@x-cheng.com

地址: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大道展滔科技大厦B座9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