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流充电桩控制板的通讯协议有哪些?
1. OCPP 1.6 协议
OCPP(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)1.6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共充电网络的开放式通信协议,用于充电桩与中央管理系统(CMS)之间的通信。
其主要特点包括:
通信机制:采用 WebSocket 协议,支持实时双向通信,消息格式为 JSON,数据传输效率高。
功能支持:支持智能充电、负载管理、远程监控、计费管理等功能。
兼容性:允许不同厂商的充电设备无缝对接到同一网络,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。
2. GB/T 18487.1-2015 协议
这是中国标准,定义了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(OBC)之间的通信机制。其核心是控制导引电路(CP/CC 信号机制):
CP 信号:通过 PWM 方波的占空比协商功率,通过电平变化传递故障信息。
CC 信号:通过电阻值确认物理连接,是“充电许可”的前提。
特点:无需复杂的协议栈,仅通过硬件信号即可实现安全、高效的协同,适合交流慢充场景。
3. 其他通信协议
MQTT 协议:一种轻量级的发布/订阅式消息传输协议,适用于低带宽、不稳定网络环境下的设备通信。
HTTP/HTTPS 协议:用于充电桩与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,如上报充电桩运行状态、接收远程控制指令等。
CAN 总线:在充电桩内部,控制板通过 CAN 总线与其他功能模块(如电源模块、计量模块等)进行通信,确保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互。
4. 支付交互协议
用于充电桩、用户终端与支付平台之间的通信,实现充电费用的计算、支付指令传输、交易结果反馈等功能。常见的有基于 XML 或 JSON 格式的自定义支付接口协议,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支付协议(如微信支付、支付宝的接口协议)。
这些通信协议共同确保了交流充电桩控制板能够与车辆、后台管理系统以及用户终端之间高效、安全地进行数据交互和通信。
芯橙科技的交流充电桩控制板精准、高效、兼容性高,欢迎咨询选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