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充电桩主控板设计降低充电桩的待机功耗?有哪些成熟的硬件或软件方案?
降低充电桩主控板的待机功耗需要从硬件架构、电源管理、软件策略三个层面协同优化,结合工业级元器件选型和成熟的低功耗技术方案,可将待机功耗从传统设计的数十毫瓦级降至微瓦级。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:
信号采样的低功耗设计:采用电阻分压 + 电压跟随器方案替代传统直接采样。例如,在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中,使用两个 2MΩ 电阻分压,配合低功耗电压跟随器(如 TI 的 LMP2021,待机电流 600nA),待机电流可从 2.1μA 降至 1.05μA。
通信接口的动态管理:在 CAN/LIN 总线上串联磁珠 + TVS 管,并通过 GPIO 控制收发器(如 SN65HVD230)的使能引脚,待机时关闭通信模块电源,可减少 5-10mA 的漏电。
分段测试法:使用示波器(如 Tektronix MSO58)配合电流探头(TCPA300),分别测量 MCU、电源模块、外围电路的功耗,定位漏电热点。例如,通过测量发现某型号 WiFi 模块在待机时仍有 8mA 电流,更换为支持深度睡眠的型号(如 ESP32-S3)后降至 0.5mA。
极限工况测试:在高低温箱中进行 - 40℃~85℃循环测试,验证电源模块的稳定性;通过注入 100 次电源浪涌(±400V),测试 TVS 管的防护能力。
根据GB 46519-2025《电动汽车供电设备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,直流充电桩待机功耗需≤30W,交流充电桩需≤45W。通过上述方案,可轻松满足 1 级能效标准(直流桩待机功耗≤30W,交流桩≤20W)。同时,需注意欧盟 ErP 能效指令(2019/1782/EU)对待机功耗的进一步限制(≤0.5W),需在设计中预留冗余优化空间。
芯橙科技通过
硬件、软件、系统的三维优化,可将
充电桩主控板的待机功耗降低 90% 以上,显著提升设备的能效比和市场竞争力。欢迎咨询选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