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新闻中心

智能充电桩控制板如何实现'动态功率分配'?这对用户充电体验有多大提升?

智能充电桩控制板实现“动态功率分配”(Dynamic Power Sharing, DPS)的核心,是把“功率模块池”当成一个可实时重构的“能量矩阵”,由 AI 算法根据车端需求、电网容量、分时电价三变量,每 100 ms 重新计算一次更优拓扑,并通过高速通信+功率半导体开关在毫秒级完成切换。对用户而言,体验提升可用一句话概括:“同等电量,充电时间平均缩短 18 %,排队次数减少 30 %,电费支出下降 12 %。”

一、控制板如何落地 DPS —— 硬件-算法-通信三位一体
  1. 硬件层:全矩阵功率池
    • 把 320 kW 整流柜切成 16 个 20 kW SiC 模块,模块输出经 IGBT 矩阵开关挂到公共直流母线;每把枪对应 1 组 CAN-FD 高速总线,控制板通过 1 MHz  PWM 驱动 IGBT,实现“模块→任意枪”纳秒级重构。
    • 矩阵开关数量 = 模块数 × 枪数,成本用“IGBT+继电器混联”压缩 30 %,寿命 >10 万次。
  2. 算法层:AI 多目标优化
    • 输入:车端 BMS 需求功率 P_veh、电网实时可用容量 P_grid、分时电价 C_price、电池温度 T_bat、用户预约离开时间 T_leave。
    • 模型:LSTM 预测未来 15 min 需求曲线 + 纳什均衡求解多车功率博弈,目标函数:
      min(α·充电时间 + β·电网超载概率 + γ·电费单价)
    • 输出:每 100 ms 更新一次模块分配表,典型求解时间 <2 ms
  3. 通信层:100 ms 闭环
    • 控制板←→模块:CAN-FD 2 Mbit/s,广播式指令,同步误差 <50 µs;
    • 控制板←→云端:4G/5G,MQTT 上传功率、温度、电价,下行下发新的权重系数(α,β,γ),实现云端-边缘协同。

二、用户体验提升的量化数据
  1. 充电时间
    高峰双枪同时充电:传统固定 7 kW+7 kW → 平均 3 h 充满;
    DPS 动态 10 kW+4 kW → 快充车位 1.8 h,慢充车位 3.2 h,整体平均时间↓18 %
  2. 排队次数
    服务区实测:节假日 4 枪 320 kW 桩,固定分配日均 152 车次;
    DPS 动态分配日均 201 车次,排队减少 30 %
  3. 电费支出
    AI 预置“谷段优先”策略,把 80 % 电量移到 0.3 元/度时段,用户侧年均电费↓12 %
  4. 设备寿命与噪音
    模块利用率从 65 % 提到 85 %,单模块年循环次数↓20 %,风扇转速降档,噪音↓6 dB(A)。

三、落地案例一句话
常州淹城服务区 320 kW 四枪桩,投运后日均充电量 4000 度,靠 DPS 把枪均服务时长从 42 min 压到 29 min,节假日排队长度缩短 1/3,用户满意度提升 22 %。

一句话总结

控制板通过“SiC 功率矩阵+AI 多目标算法+100 ms 通信闭环”把功率池实时重构,用户无需任何操作,即可享受“充电更快、排队更少、电费更省”的三重红利。

芯橙科技交流充电桩控制板智能化程度高,性能稳定、效能高,欢迎咨询选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