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新闻中心

交流充电桩控制板与电动汽车的车载OBC之间的通信协议是什么?

交流充电桩控制板与电动汽车车载 OBC(车载充电机)之间的通信不依赖传统意义上的 “软件协议”(如 CAN、以太网协议),而是通过硬件信号交互实现,核心遵循标准 GB/T 18487.1《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 1 部分:通用要求》中定义的控制导引电路(CP/CC 信号机制)。这种通信方式以 “模拟信号 + 电平变化” 为核心,无需复杂的协议栈,仅通过信号特征传递充电状态与功率需求,具体机制如下:

一、核心通信信号:CP(控制引导)与 CC(连接确认)

两者通过充电枪内的专用引脚(CP 针与 CC 针)建立物理连接,分别承担 “功率协商” 与 “连接状态检测” 功能,形成完整的通信闭环。

1. CC 信号(Connection Confirmation,连接确认)

  • 功能:检测充电枪与车辆接口的物理连接状态(是否完全插入、线缆是否正常),是启动充电的前提。

  • 原理:基于 “电阻识别” 机制 ——

  • 充电枪与车辆接口完全连接时,CC 回路会接入一个标准电阻(通常为 1kΩ±10%,由车辆端提供),交流桩控制板通过检测该电阻值判断连接有效性:

    • 电阻在正常范围(0.9kΩ-1.1kΩ)→ 判定 “连接可靠”,允许进入充电准备阶段;

    • 电阻过大(如>2kΩ,可能因连接松动)或无穷大(断开)→ 判定 “连接异常”,禁止充电并提示故障。

  • 特点:被动检测信号,无需主动通信,仅通过硬件回路电阻值传递状态。

2. CP 信号(Control Pilot,控制引导)

  • 功能:实现 “桩 - 车” 双向交互,传递充电允许状态更大允许功率故障信号,是核心控制信号。

  • 原理:基于 “PWM 方波信号” 的占空比与电平变化传递信息,分为三个阶段:

    • 占空比 10% → 允许功率≤1.4kW(小功率模式,如便携式充电);

    • 占空比 50% → 允许功率≤7kW(家用单相交流桩主流模式);

    • 占空比 90% → 允许功率≤11kW(三相交流桩模式);

    • OBC 接收到占空比信号后,会将自身输出功率限制在桩体允许范围内,避免过载。

    • 待机阶段:交流桩控制板输出 12V、占空比 5% 的 PWM 方波(频率 1kHz),表示桩体就绪但未允许充电;

    • 充电准备阶段:车辆 OBC 就绪后,通过内部电路将 CP 信号下拉至 9V(表示车辆准备完成),桩体检测到 9V 信号后,确认 “车 - 桩均就绪”;

    • 充电阶段:桩体通过调整 PWM 方波的占空比,向 OBC 发送 “更大允许充电功率”:

    • 故障阶段:若桩体检测到漏电、过温等故障,立即将 CP 信号从方波切换为0V 低电平,OBC 识别到低电平后,立即停止充电,实现 “故障联动保护”。

  • 特点:主动控制信号,通过模拟信号的波形特征传递功率指令,无需软件协议解析,响应速度快(毫秒级)。

二、与传统通信协议的区别

交流桩与 OBC 的通信机制与 CAN、以太网等协议有本质差异:
  • 无软件协议栈:不依赖数据包、帧结构或协议解析,仅通过硬件电路的电阻、电压、波形变化传递信息,降低了复杂度和成本;

  • 实时性更强:CP 信号的占空比变化或电平切换可在毫秒级完成,OBC 能立即响应(如调整功率或停止充电),适合安全相关的快速控制;

  • 标准化程度高:GB/T 18487.1 严格规定了 CP/CC 信号的电压范围、电阻值、占空比与功率的对应关系,确保不同品牌的桩与车兼容性(即 “国标通用”)。

三、总结

交流充电桩控制板与车载 OBC 的通信核心是GB/T 18487.1 定义的 CP/CC 硬件信号机制
  • CC 信号通过电阻值确认物理连接,是 “充电许可” 的前提;

  • CP 信号通过 PWM 方波的占空比协商功率,通过电平变化传递故障,是 “充电控制” 的核心。

  • 这种机制无需复杂协议,仅通过硬件信号即可实现安全、高效的协同,是交流慢充场景中 “低成本、高可靠” 的通信解决方案。

芯橙科技出品的交流充电桩控制板安全性高、节能性好、兼容性高、支持市场上99%的品牌、支持多种计费方式,收费简单快捷,欢迎咨询选购!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 深圳市芯橙科技有限公司

手机: 18025316892

电话: 0755-21010929

邮箱: shutao.chen@x-cheng.com

地址: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大道展滔科技大厦B座911